澳洲留學移民是取得永居身分 (PR) 的重要途徑:為了彌補部分行業短缺的人力,政府鼓勵國際學生來澳洲留學,只要是「技術職業清單」相關科系畢業、通過職業技能評估的專業人才,就有機會通過技術移民簽證 (Skilled Visa) 成為澳洲永久性居民。
與其他移民管道相比,留學移民通常更容易申請。本文將帶你認識技術移民簽證的基本條件和流程,以及選擇哪些科系 / 行業更有利於留學移民,一次解決所有常見問題。
(*澳貝客不承接移民業務,本文僅為資訊分享。若欲申請澳洲移民,請另洽專業移民顧問公司。)
選單目錄
一、如何申請澳洲永居 PR?移民制度解析
根據內政部 9 月最新公告,2025-2026 年澳洲共開放 18 萬 5,000 位移民名額,其中以技術移民簽證為最大宗。以下簡單介紹 4 種取得澳洲永久性居民身分 (PR) 的途徑,讓你初步認識澳洲移民制度:
1. 澳洲 4 大移民管道簡介
- 技術移民 (Skilled migration program):提供移民機會給澳洲需要的專業人才,例如 IT 工程師、醫護人員等。
- 留學移民 (Educate to migrate):本質上是技術移民的一種:許多人會先到澳洲留學,畢業後留在澳洲 2-3 年,累積一定的工作經驗,再申請技術移民,因此又被稱為「留學移民」。
- 雇主擔保移民 (Employer sponsored stream):又稱「186 簽證」。僅限於擁有特殊技能、而且澳洲本地公司願意當「擔保人」的情況下,才能提出移民申請。
- 境外配偶 / 依親移民:擁有澳洲配偶,或父母、子女具備澳洲永居身分,即可申請澳洲移民。
2. 為何選擇留學移民?優缺點分析
許多台灣學生之所以選擇留學移民,主要理由就是「申請門檻較低」。儘管過去也有不少人透過商業投資拿到永居身分,但澳洲政府已於 2024 年關閉了投資移民管道,留學移民也順勢成為最受歡迎的方案之一。
以下進一步分析澳洲留學移民的優缺點:
- 【優點】
- 優點 1:和其他移民管道不同,無須任何人擔保(e.g. 雇主、配偶 / 親屬),條件較為寬鬆
- 優點 2:不用提供財力證明,資產較少的學生也能申請
- 優點 3:留學生畢業後先取得臨時工簽(即 485 簽證)、累積職場經驗,在申請技術移民簽證時可以加分
- 【缺點】
- 缺點 1:如果只是為了移民才留學,被簽證官發現極有可能拒簽
- 缺點 2:競爭激烈,部分科系申請技術移民簽證的成功率較低
二、澳洲留學移民申請途徑
步驟 1:選擇「技術職業清單」相關的科系
首先要強調,不是所有科系都適合走留學移民的途徑:只有列在「技術職業清單」上、並通過職業技能評估的從業人員,才有資格申請技術移民簽證,因此在一開始選擇科系時,建議就先將未來打算從事的工作一併納入考量。
另外,由於技術職業清單反映了澳洲的勞動市場需求,即使你的工作或專業領域目前在清單內,申請成功率仍會因為行業內部的競爭情形、澳洲整體的經濟趨勢等因素,存在一定落差。
如果想學習一技之長,換取澳洲永居身分,最好選擇缺工情況比較嚴重的相關科系,例如電子科技、資安、土木工程、建築、護理等等,拿到澳洲技術移民簽證的機率比較高。
步驟 2:取得澳洲學位
確定未來要走的專業領域以後,建議先申請澳洲 CRICOS 認可的學校,完成學業並取得學位。一般來說,最好完成 2 年以上的全日制課程 (full-time course),畢業後才能申請 485 簽證、繼續留在澳洲累積工作經驗,為留學移民做準備。
要額外說明的是,儘管技術移民簽證本身不用正式學位,不過在實務上,「學歷」仍是職業技能評估 (Skills Assessment) 的重要依據,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選擇先留學再移民,而非跳過讀大學的階段、直接申請技術移民簽證。
步驟 3:申請 485 簽證
在澳洲留學的時間達 2 年(實際上課時間滿 16 個月以上)的學生,離開學校以後可以申請 485 簽證(臨時畢業生工作簽證),留在澳洲工作 18 個月-3 年不等。
「485 簽證」可以說是澳洲留學移民是否能成功的關鍵。通常來說,累積愈多專業工作的經驗,在申請技術移民簽證時,可以拿到愈高的分數。
步驟 4:申請技術移民簽證
完成澳洲學業並累積 1-2 年工作經驗以後,即可依據個人的專業背景,申請對應的技術移民簽證,例如 189 或 190 簽證。準備好相關審核資料以後,請到澳洲內政部的 SkillSelect 官網提交移民意向書 (EOI)。
經過初步審核,澳洲政府會先將邀請信 (ITA) 寄給符合條件者,只有收到邀請信的申請人,才有資格正式提交技術移民簽證的申請書。
三、技術移民簽證介紹
1. 簽證種類
澳洲技術移民簽證主要分為「189 簽證」、「190 簽證」、「491 簽證」三大類別,簡單說明如下:
- 「189 簽證」(獨立技術移民,Skilled Independent Visa):聯邦層級的簽證,移民分數要求較高,不過也更自由。持有 189 簽證的人除了立即取得永久居留權,還可以到澳洲任何地區生活、工作,不受任何限制。
- 「190 簽證」(州提名技術移民,Skilled Nominated Visa):需經由各州政府提名,儘管移民分數可以加 5 分,申請門檻較低,但必須遵守附加條件,通常會要求申請人先在該州住滿 2 年以上,以滿足地方短缺的人力需求,相對不自由。
- 「491 簽證」(偏遠地區技術移民,Provisional visa):屬於臨時簽證,有效期限 5 年,但取得簽證 3 年後可以申請轉為永久簽證。與 190 簽證一樣,需要各州政府提名,且僅能在澳洲政府認定的指定偏遠地區居留。
除了居住區域和時間規定不同,189、190 和 491 簽證的持有人,原則上享有完全相同的權益,包含教育權、工作權、公共醫療保險(Medicare,類似台灣的健保)等所有福利。
因此,申請人可以依照個人職業、移民積分等條件,有策略的選擇適合自己的移民途徑。舉例來說,如果某個州剛好缺少特定職業,你又剛好是相關科系的畢業生,就可以考慮走州提名技術移民,提高申請成功的機會。
2. 基本條件
澳洲移民原則上採取「積分制」,簽證官會綜合學歷、工作經驗、語言能力等多種因素打分,一般而言,申請人達到 65 分以上才有可能成功申請,技術移民簽證也不例外。
這裡要特別強調,65 分只是最低門檻,如果是競爭比較激烈的專業領域,例如會計師等商科人才,通常 85-90 分以上才有機會申請到技術移民簽證。
如果不確定自己是否達到 65 分的標準,建議先利用澳洲內政部的移民積分線上計算工具進行初步評估。除此之外,申請 189 和 190 簽證還必須滿足以下 6 項基本條件:
- 從事符合「技術職業清單」的工作
- 完成職業技能評估 (Skills Assessment)
- 英語程度達 Competent 以上:相當雅思 6.0 / PTE 各項高於 50 分
- 通過體檢和品格要求 (Character requirements):確認申請人沒有高風險疾病和犯罪紀錄
- 提交移民意向書 (EOI),並正式獲得邀請信 (ITA)
- 年齡限制:收到 ITA 時,年齡未滿 45 歲
在技術移民簽證 6 項基本條件中,尤其重要的是「申請人的工作有沒有被列入技術職業清單」和「申請人是否通過技能評估」,這是因為簽證官必須確保只有「真正的專業人才」可以拿到永居身分。
3. 職業清單與技能評估
「技術職業清單」共有 MLTSSL、STSOL、ROL 三種,分別對應不同種類的簽證和移民需求:
- 【MLTSSL(中長期戰略職業清單】
- 工作類型:澳洲長期需要的專業人才
- 適用對象:189 / 190/ 491 簽證
- 常見職業:電子工程師、護理師、幼教老師
- 【STSOL(短期技能職業清單)】:
- 工作類型:短時間內澳洲比較缺工的的行業
- 適用對象:190/ 491 簽證
- 常見職業:廚師、餐飲服務業經理
- 【ROL(區域職業清單)】:
- 工作類型:部分地區特別缺乏的人力(通常是技術工人、農民)
- 適用對象:491 簽證
- 常見職業:農民、水產養殖技師
除了符合技術職業清單上的工作類型,申請人也必須通過職業技能評估,才會進入下一步簽證審核流程。
職業技能評估由澳洲政府指定的機構負責,用來判斷申請人究竟是不是專業人才、有無申請技術移民簽證的資格。舉例來說,如果你是一位想移民到澳洲的幼教老師,就需要通過澳洲教育協會 (AITSL) 的認證。
儘管每個行業領域的評估標準不同,不過基本上都要提供詳細的學經歷文件和英檢成績證明。如果沒有通過職業技能評估,就無法提交移民意向書 (EOI),請務必多加留意。
4. 申請方式
申請步驟 | 流程說明 |
---|---|
步驟 1:確認申請資格 | 請先用澳洲官方工具試算移民積分,低於 65 分無法申請 |
步驟 2:檢查技術職業清單 | 確認從事的工作是否列入 MLTSSL / STSOL / ROL |
步驟 3:進行職業技能評估 (Skills Assessment) | 提交專業機構要求的所有認證文件 |
步驟 4:提交移民意向書 (EOI) | 進入 SkillSelect 官網提交 EOI,由簽證官審核打分 |
步驟 5:收到邀請信 (ITA) | 收到 ITA 後,必須在 60 天內提交正式的移民申請 |
步驟 6:申請技術移民簽證 | 通過 ImmiAccount 提交申請並上傳必要文件 |
5. 申請技術移民要多少錢?
澳洲技術移民簽證不需要提供財力證明,不過需要準備至少新台幣 17 萬元(約澳幣 8,500 元)左右的申請相關費用,包含簽證費、職業技能評估費等項目。
申請技術移民實際所需的費用取決於多種因素,像是職業技能評估機構、體檢項目、有無委託簽證代辦。如果想要抓大致預算範圍,可以參考下列試算表:
花費項目 | 澳幣 | 新台幣 |
---|---|---|
1. 簽證申請費 | 4,910 元 | 約 9 萬 9,000 元 |
2. 職業技能評估費 | 500-3,000 元 | 約 1 萬-6 萬元 |
3. 體檢費用 | 350 元 | 約 7,000 元 |
4. 英檢費用(雅思/PTE) | 300-400 元 | 約 6,000-8,000 元 |
5. 總花費 | 6,060-8,660 元 | 約 12 萬 2,000-17 萬 4,000 元 |
四、澳洲最缺什麼職業?工作與留學規劃
1. 澳洲緊缺職業清單
按照澳洲就業局 (Jobs and Skills Australia) 調查結果,約 1/3 的職業出現人力缺口,其中又以 IT、建築、醫療護理等領域最為嚴重。以下是 10 種澳洲最缺的職業(2025-2027 年):
- 護理師 (Registered Nurse)
- 長照看護 (Aged and Disabled Carers)
- 嬰幼兒照護 (Child carer)
- 幼教老師 (Early Childhood Teacher)
- 建築經理 (Construction Manager)
- 土木工程師 (Civi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)
- 分析程式設計師 (Analyst Programmer)
- ICT 支援與測試工程師 (ICT Support and Test Engineers)
- 電工 (electricians)
- 廚師 (Chefs)
由於澳洲每個地區的產業結構差異很大,各州的就業情況也有所不同。建議直接到澳洲就業局官網,查詢緊缺職業清單 (Occupation Shortage List),就可以看到你目前的工作在哪一州還有缺,可以爭取該州的提名。
2. 澳洲留學移民推薦科系
專業領域分類 | 熱門科系 | 推薦大學 | 優勢說明 |
---|---|---|---|
資訊科技 (IT) | 資訊安全、數據科學 | 墨爾本大學、雪梨大學 | 因應 AI 趨勢,澳洲對資安、數據科學家的需求快速成長 |
電機 / 機械 | 電機工程、能源工程 | 蒙納許大學、昆士蘭大學 | 配合澳洲的能源轉型規劃,需要更多工程師參與 |
土木工程 | 結構工程、營建管理 | 新南威爾斯大學、昆士蘭大學 | 建築業長期缺工,預計需要補充超過 10 萬名人力 |
醫療護理 | 護理學、物理治療 | 西澳大學、阿德雷德大學 | 澳洲人口老化,需要 5 萬名以上的護理、長照專業人士 |
教育類 | 幼兒教育、特殊教育 | 墨爾本大學、蒙納許大學 | 偏遠地區缺乏教師人力,可嘗試走州提名移民途徑 |
五、澳洲留學移民常見問題 FAQ
澳洲留學移民的時間長短因人而異,不過平均在 3-5 年左右,包含先在澳洲完成高等教育課程、申請 485 簽證累積工作經驗、最後申請技術移民簽證(如 Subclass 189、190)等不同階段。
職業技能評估 (Skills Assessment) 是澳洲委託民間機構進行的認證程序,用來測試申請人有沒有足夠的專業能力,可以滿足澳洲的人力需求。
移民意向書(Expression of Interest,簡稱 EOI)是申請簽證必須先提交的資料,簽證官會根據申請人的年齡、學經歷背景、英語能力等條件,挑出合適的候選人。
沒有絕對的好壞,如果你想到澳洲的不同城市探索更多機會,不想被侷限在同一個地區,189 簽證就比較適合你;如果你想要保險一點,先拿到澳洲永居身分,那就可以考慮有額外加分的 190 簽證。
會,澳洲偏遠地區 (Regional Area) 因為人口較少,政府希望吸引更多人留學、工作,平衡區域間的發展,因此開放更多留學移民的機會。
選擇偏遠地區的人,可以直接申請 190 簽證,通過州政府提名取得永久性居民身分;也可以先申請更簡單的 491 簽證,3 年以後再設法轉成永久簽證。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如果你讀的是偏遠地區的學校(例如阿德雷德大學),畢業後拿到 485 簽證是可以延簽的,未來在申請技術移民簽證時有機會加更多分。
新南威爾斯州(雪梨)、維多利亞州(墨爾本)、昆士蘭州(布里斯本)都是熱門的留學區域,這些地方不只有澳洲八大名校,也是澳洲的產業和文化重鎮。
除了以上幾個城市,南澳(阿德雷德)與西澳(伯斯)由於生活成本較低,也有阿德雷德和西澳大學等頂尖學校,而且未來申請移民時還有加分優勢,近幾年成為備受留學生歡迎的選擇。
如果你有到澳洲留學的規劃,可以先閱讀澳洲八大申請攻略,了解如何進入最頂尖的 8 所大學,搭配澳洲學生簽證 2025 最新指南,幫助你避開常見的彎路。
看完這篇文章,若還有任何問題,歡迎點擊下方按鈕,預約免費諮詢,由專業顧問解決你對澳洲留學的疑惑,或是加入澳貝客的官方 Line,和我們分享你的任何想法。